EventSource

EventSource 是实现服务端推送的一个网络事件接口。EventSource 实例会与服务端创建一个持久化的连接,服务端以 text/event-stream 格式发送事件, 并且会一直保持开启直到被要求关闭。一旦连接开启,来自服务端传入的消息会以事件的形式分发至你代码中。如果接收消息中有一个事件字段,触发的事件与事件字段的值相同。如果没有事件字段存在,则将触发通用事件。

什么是服务端推送

服务端推送,指的是由服务器主动的向客户端发送消息。在应用层的 HTTP 协议实现中,“请求-响应” 是一个往返,它的起点来自客户端,因此在应用层之上无法实现简易的服务端推功能。当前解决服务端推送的方案有这几个:

  • 客户端长轮询
  • websocket 双向连接
  • iframe 永久帧
  • EventSource

长轮训虽然可以避免短轮训造成的服务端过载,但在服务端返回数据后仍需要客户端主动发起下一个长轮训请求,等待服务端响应,这样仍需要底层的连接建立而且服务端处理逻辑需要相应处理,不符合逻辑上的流程简单的服务端推送;

websocket 连接相对而言功能最强大,但是它对服务器的版本有要求,在可以使用 websocket 协议的服务器上尽量采用此种方式;

iframe 永久帧则是在在页面嵌入一个专用来接受数据的 iframe 页面,该页面由服务器输出相关信息,如服务器不停的向 iframe 中写入类似的 script 标签和数据,实现另一种形式的服务端推送。不过永久帧的技术会导致主页面的加载条始终处于 “loading” 状态,体验很差。

HTML5 规范中提供了服务端事件 EventSource,浏览器在实现了该规范的前提下创建一个 EventSource 连接后,便可收到服务端的发送的消息,这些消息需要遵循一定的格式,对于前端开发人员而言,只需在浏览器中侦听对应的事件皆可。

相比较上文中提到的 3 中实现方式,EventSource 流的实现方式对客户端开发人员而言非常简单,兼容性上出了 IE 系的浏览器(IE、Edge)外其他都良好;对于服务端,它可以兼容老的浏览器,无需 upgrade 为其他协议,在简单的服务端推送的场景下可以满足需求。在浏览器与服务端需要强交互的场景下,websocket 仍是不二的选择。

EventSource 浏览器端

要在浏览器端创建一个 EventSource 链接,需要 new 一个 EventSource 对象,并且传入一个服务端的接口 URI 作为参数。

const evtSource = new EventSource('http://localhost:8081/es')

其中,http://localhost:8081/es 为服务端吐出数据的接口。目前,EventSource 在大多数浏览器端不支持跨域,因此它不是一种跨域的解决方案。

默认 EventSource 对象通过侦听 message 事件获取服务端传来的消息,open 事件则在 http 连接建立后触发,error 事件会在通信错误(连接中断、服务端返回数据失败)的情况下触发。同时,EventSource 规范允许服务端指定自定义事件,客户端侦听该事件即可。

evtSource.addEventListener('message', function (event) {
  console.log(event.data)
})
evtSource.addEventListener('error', function (event) {
  console.log(event)
})

EventSource Type

EventSource 的 type 代表事件的类型,不同的 type 需要通过 addEventListener 侦听

// EventSource type 为  action
evtSource.addEventListener('action', function (e) {
  console.log(e.data)
})

服务端

事件流的对应 MIME 格式为 text/event-stream,而且其基于 HTTP 长连接。针对 HTTP1.1 规范默认采用长连接,针对 HTTP1.0 的服务器需要特殊设置。

服务端返回数据需要特殊的格式,它分为四种消息类型:

  • event - event 指定自定义消息的名称,如 event: customMessage\n
  • data - data 指定具体的消息体,可以是对象或者字符串,如 data: JSON.stringify(jsonObj)\n\n,在消息体后面有两个换行符 \n,代表当前消息体发送完毕,一个换行符标识当前消息并未结束,浏览器需要等待后面数据的到来后再触发事件;
  • id - 当前消息的标识符,可以不设置。一旦设置则在浏览器端的 EventSource 对象中就会有体现(假设服务端返回id: 369\n),eventSource.lastEventId == 369
  • retry - 设置当前 http 连接失败后,重新连接的间隔。EventSource 规范规定,客户端在 http 连接失败后默认进行重新连接,重连间隔为 3s,通过设置 retry 字段可指定重连间隔;

每个字段都有名称,紧接着有个 :。当出现一个没有名称的字段而只有 : 时,这就会被服务端理解为注释,并不会被发送至浏览器端,如 :commision

由于 EventSource 是基于 HTTP 连接之上的,因此在一段没有数据的时期会出现超时问题。服务器默认 HTTP 超时时间为 2 分钟,在 node 端可以通过 response.connection.setTimeou(0) 设置为默认的 2min 超时, 因此需要服务端做心跳保活,否则客户端在连接超时的情况下出现 net::ERR_INCOMPLETE_CHUNKED_ENCODING 错误。通过阅读相关规范,发现注释行可以用来防止连接超时,服务器可以定期发送一条消息注释行, 以保持连接不断。

参考

Keywords

EventSource 服务端推送

results matching ""

    No results matching ""